- 站内搜索
初秋时节,地处中哈边境的巴尔鲁克山景色宜人,蓝天白云下,一片片红叶把大山装扮得分外妖娆。这6 万亩树林不仅成了生态美景,还彻底封住了库鲁斯台草原湿地西南方向袭来的沙尘。
有人说,这是九师一六一团在干旱沙化区域创造的生态奇迹;也有人说,这是一六一团人还的生态债。不管怎么说,一六一团人守住了巴尔鲁克山的青山绿水。
历史不会忘记一六一团人为“种戍边田、放戍边牧”付出的努力以及惨痛的代价。
为了国土
一六一团退休职工魏德友巡边50多年的事迹感动中国,被中宣部授予“时代楷模”的荣誉称号,他也是一六一团“种戍边田、放戍边牧”的见证者。
魏德友说:“想当初来新疆不是为垦荒和放羊,而是为了捍卫领土主权。那时候,边境线没有具体的界线,只有苏联的松土带(用拖拉机耕翻出的松土地带,有人越境,会留下足迹)。我们不开荒、不放牧就意味着国土丢失;不种田、不养牛羊,屯垦戍边部队的生存都会成为问题。”
为此,一六一团人在漫长的边境线垦荒18万亩,放牧区域达到了160万亩,不仅填饱了肚子,发展了经济,还把秀丽的巴尔鲁克山牢牢地圈进了祖国版图。
魏德友挥之不去的记忆是,战友驾驶拖拉机一寸一寸地推进,苏军却拿着枪强行阻挡,他们徒手与苏军抗争,双方互不相让,冲突和危险随时可能发生。震惊中外的“塔斯提事件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。在这次事件中,身怀六甲的一六一团女职工孙龙珍,为了捍卫国家领土维护祖国尊严,迎着苏军的枪弹倒在了血泊中。
这种迫不得已的垦荒,换来了疆土的安定,书写了兵团人的忠诚与豪迈,同时也在绿色大地上凿出了印记。
尤其是杜拉那拉区域的7 万亩土地越种越贫瘠,到了上世纪80 年代,不仅年年赔钱年年种,还招来了横行肆虐的风沙。只要大风刮起,库鲁斯台草原西南方向就会卷起灰蒙蒙的黄沙,仿佛要吞噬这片草原。
长此以往,青山绿水何在?
有了麻烦
进入新的历史时期,随着中哈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建立,双边局势转为和平相处状态。但是,风沙依然在不断袭扰这片草原。
垦荒催生的生态债让一六一团第二代职工赵立峰刻骨铭心。他说,到了上世纪90 年代,杜拉那拉区域的部分耕地已是颗粒无收,亏损越来越严重,逼着团里出台多种承包方式来扭亏为盈。
先是打破“大锅饭”体制没有奏效,又实行“保底工资”还是没有走出困境,再走“两费自理”依然“流产”。最后,实行长期租赁承包,职工的积极性是激发出来了,但杜拉那拉区域的土地不仅没丰收,还弄得不少职工债台高筑。
赵立峰在不同的承包方式中一次次“躺枪”。最惨的是1994年,他长期租赁承包了310 亩地,每亩地承包费只有2 元。他觉得像捡来的一样,还乐滋滋地算起账来:种油菜一亩地咋说也得收30公斤油菜籽,除去成本还能赚个万把块钱,如果能收50公斤以上,就能大赚一把了。于是,他精耕细作,不敢有丝毫怠慢。春天,油菜苗齐刷刷地长出来了。然而,一场狂风吹起了沙尘,地东头30余亩油菜苗全部被埋,他沮丧地直摇头。到了秋季,又一场大风把金黄的油菜籽吹进草丛里,这回他的头耷拉下来了。一家人辛辛苦苦围着转的310亩地,只收了46袋半油菜籽,每亩地产量不足12公斤,亏损2.3万元。年底,他无奈地退掉了承包地,身背债务,另谋出路。
老的生产方式,不仅没有改善生态环境,还进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。连队职工地种得越多就亏损得越多,一部分职工无奈之下不得不放弃土地,外出打工。一六一团党委一班人对此心急如焚。
时任一六一团团长王建林说:“面对山野丘陵又无法走出低效的旱地生产方式,尤其是杜拉那拉地区已成了团场亏损的‘重灾区’。撂荒吧,富余的劳力没法安置不说,这会让没有确权的边境线增加不确定因素,这是万万不行的,兵团人的职责就是屯垦戍边,边都戍不好,我们没脸见先人。”
遇到转机
正当一六一团人一筹莫展时,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席卷边陲。1999 年,四川、陕西、甘肃3省率先启动了退耕还林试点工作,由此揭开了我国退耕还林的序幕。
这则报道让王建林眼前一亮,他期待着“东风”早点刮到边境团场。
2002年,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惠及兵团。一六一团在杜拉那拉区域种植了1万亩柠条,结果以失败告终,不仅没得到项目款,还增加了团场负债额。到了2003年,也许是因为柠条种植的失败,相关单位拟定的退耕还林项目中没有考虑一六一团。
王建林一边去争取项目,一边继续筹划退耕还林的事项。班子成员提出异议:
“本来就没成功,再砸进去,团场该咋办?是不是考虑放在土质好、雨水相对多的二营?”“不行,这里沙化必须治理,要还历史留下的生态债。”王建林斩钉截铁地说。
职工群众的反对声与怨声此起彼伏,就连“栽过跟头”的赵立峰也说:“种地遇到好年成还有点念想,种树就是‘烧钱’!”
2003年秋季,王建林顶着各方压力,率领干部职工在杜拉那拉山野开展了一场“千人大战”。
轰鸣的拖拉机犁出松土带,职工排成行一锹一锹地在松土带里打埂铺膜。干部手持自制点播器,沿着地膜覆盖的埂子,将野生巴旦杏种子投入地中。所有干部职工,自带干粮、水壶,乘坐大篷车早出晚归,一干就是42天,直到降雪时才收工打道回府。
第二年春天,当青草拱出地面后,王建林就迫不及待地到退耕地里,扒开土层发现种植的野生巴旦杏苗大部分拱出硬壳后就死了。他立即召开会议找原因。会上有人当场反对:“不能再继续下去了!”王建林坚决地说:“发芽就说明有希望,只要掌握好种植方法一定能成功。假如再失败,我会主动承担责任的!”
看来王建林铁了心要干下去,他认定,只有抓住退耕还林这根“救命稻草”,才会破解制约团场经济发展的难题。否则,团场将更穷,职工的日子会更难过。
突破瓶颈
查阅中国版图,这里离海洋遥远;翻开气象记载,这里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;再看看土质含沙量大的干旱区,退耕种树近乎是在“与天斗”。
由此注定了这是一项与大自然抗争的壮举,它的意义不亚于“种戍边地”。
2004 年“十一”长假前,一六一团召开了第三次种树造林动员大会,下发动员令:种植野山杏是关乎团场命运的项目,上至团场领导、下至基层干事,所有干部必须参与种树造林。实行定额分片包干制,作业不合格的不仅要返工重来,还要追责。
在杜拉那拉退耕地里,王建林亲自手持点播器,背着5公斤的种子,沿着种树的松土带,深一脚浅一脚地翻越山冈。为了防止鼠害,时任副团长景亚平背着老鼠药,与同志们比赛投饵,结果他把很多同志甩在了后头。时任一六一团二营营长徐茂新,在小憩时跟领导开玩笑说:“你哪来的劲,跑得这么快!”
一六一团社区会计陈德华,因劳累过度引发低血糖晕倒在地里。一六一团妇联主席李雪琴,为了多种一粒种子,独自翻过山梁,与播种队伍失散。当时突然刮起了大风,黄沙漫天,能见度很低,带队副政委周求新赶紧集结队伍撤离到帐篷点,清点人数发现少了李雪琴。大风过后又下起了大雨,周求新不顾路滑,冒雨驾车到处寻找,最后在山梁上找到了李雪琴,此时的李雪琴浑身上下都湿透了,可手里还抓着点播器。
此时,一六一团所有干部好像忘了失败,一个个干劲冲天、争先恐后,因为他们心里装着希望。每到午饭时,大家拿出自带的饭菜,一起品尝“百家宴”。
当年,一六一团3万亩(含1万亩柠条地)退耕地,硬是被一六一团干部深一脚浅一脚地丈量完了。
2005 年春季,王建林领着班子成员怀着忐忑的心情查看出苗情况。当他们目睹一排排杏苗拱出地面的景象,欣喜若狂,不约而同地欢呼:“成功了!”
这一年,野山杏幼苗成活率达到了85%,但幼苗会不会被烈日晒死?会不会在寒冬里被冻死?能否经受住风沙的考验?
还生态债
杏树出苗并不意味着成功,一六一团由此成立了林管站。第一任站长徐茂新为了数万亩退耕地幼苗茁壮成长,领着技术员几乎天天泡在离家30公里的林地里;为了防止牲畜践踏,他骑摩托车翻越没有路的山峦,对进林地的牲畜实施徒步驱赶;带领护林员小心翼翼地锄草……
与此同时,他依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法》管理退耕还林地。团场结合实际出台了《一六一团牲畜践踏林木惩罚办法》,对退耕还林地采取“生态灭鼠”“生态防火”等措施,切实保护树木生长。
徐茂新患有严重的高血压病,妻子劝他到医院治疗,他总是说“忙完这阵子再说”。
他总是忙个不停,到了2010年秋季杏树补种期,他起早贪黑地与秋雨抢时间,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种子发芽率。结果他却累倒在岗位上,去世时年仅43岁。
徐茂新在担任站长的5 年时间里,又种下了2.2 万亩杏树,使杜拉那拉退耕还林地总面积达6万亩,该地区15万亩草场恢复了生态植被,彻底逼停了库鲁斯台草原湿地西南方向的沙尘。
杜拉那拉变了模样——“春至杏花俏枝头,夏来绿荫绕山冈,秋叶映红满山坡,飞禽走兽四季来。”
九师原林业局局长王茂文说:“如此环境下,这么大规模的退耕还林,而且硕果累累,这在新疆、在兵团实属罕见。”
更不简单的是,一六一团人不仅让退耕地里的野山杏挂果,而且成功引种了8000 亩植物“活化石”——野生巴旦杏,开创了世界人工繁育野生巴旦杏的先河。
一六一团也因国家退耕还林的补助资金走出了困境,还清了债务,连队很多职工转产受益。
从此,一六一团人对生态建设有了崭新的认识,他们不仅把目光盯着退耕还林地,还看护着辖区内70万亩公益林和100万亩自然草场。20年里,该团不仅没有新增一寸耕地,还把退耕还林还草的面积扩大到8 万亩;不仅把草原载畜量控制在合理范围,还对野生巴旦杏、麻黄草、紫花贝母等生长区域实施禁牧。
变“金银山”
巴尔鲁克山再现蓝天白云、山花烂漫的美景,成为草原氧吧,也孕育出一六一团的朝阳产业——生态旅游。
一六一团芍药谷景区被评为国家4A 级景区,被誉为“活化石”的野生巴旦杏,雪峰下翠绿的山峦,还有杜拉那拉退耕林地的杏花、玫瑰,形成了长达百里的生态旅游长廊。
旅游线路上职工增收忙,搞农家乐、办商铺,还有卖土特产的吆喝声,一派繁忙景象。尤其是5 月山花烂漫季节,这里游客剧增,每年来参观的游客多达10 万人次。到了2016 年年底,一六一团旅游业产值突破了2000 万元,旅游业成为该团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。
再瞅瞅赵立峰,如今他成了退耕还林地的管护员,每年稳稳当当收入3 万元。原来另谋出路的职工纷纷返回连队,重新与土地打起了交道。
与此同时,一六一团党委规划“绿色产业富民战略”,干部职工成了捍卫青山绿水的卫士,保护着巴尔鲁克山这座“金银山”,开启了新时期的屯垦戍边之路。(管述军)
来源:《兵团日报》